
你还知道哪些卫生常识
你还知道哪些卫生常识,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,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过一下这些知识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日常卫生小常识,欢迎阅读,你还知道哪些卫生常识也可以告诉小编哦。
你还知道哪些卫生常识1内衣外衣一起洗,怕弄脏的其实是外衣
洗衣时,内衣上的大肠杆菌会沾染到其它衣服上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查尔斯·格伯的研究发现,穿过的内衣放在洗衣机里每洗一次,都会有约1亿个大肠杆菌溶于水中。这些细菌还会沾染到其他同洗的衣服上。要想消灭这些大肠杆菌,建议洗衣时把水温设置在65℃,洗完衣服后,最好马上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,因为大肠杆菌容易在潮湿环境下迅速滋生。
脏碗不洗别泡着
马桶抽水时,如果不盖上,就会有细菌从中飞出近2米高。若是一体式卫浴间,细菌就很可能沾染上牙杯、牙刷以及毛巾。还有研究显示,浴室地面上每平方英寸便有200万个细菌之多。
而厨房水槽比马桶还脏。厨房水槽排水沟里,每平方英寸面积就有50万个细菌。尤其是水槽里放水浸着待洗盘皿时,水槽更会成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滋生的温床,所以一旦有脏碗,还是立刻就洗了吧。
抗菌皂不比普通皂好用
抗菌皂会扰乱人体激素水平。市面上75%的抗菌皂含有“三氯生”这种化学物质,家用清洁用品以及某些牙膏都含有该物质。有实验显示,“三氯生”会降低动物体内的激素水平。
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正在检测该物质在人体方面的安全性,只是暂时结论尚未出来。无论“三氯生”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如何,FDA已经得出结论,即在防病方面,抗菌皂的功效并不比普通肥皂更高。
用纸巾比烘手机更卫生
美国梅奥诊所传染病医师罗德尼·李·汤普森的研究得出结论,使用纸巾比烘手机更卫生。英国西敏寺大学对纸巾、暖风型烘手机、喷射式烘手机的卫生效果所做的对比实验,也显示纸巾的效果是最好的——它能迅速擦干你的手,防止细菌滋生。这个过程只需要15秒,烘手机则要45秒才能烘干手,而人们通常只会花13秒到17秒来烘手。
牙套是细菌滋生温床
英国伦敦大学牙科研究所发现,67%的牙齿矫正者所带的牙套上都有酵母菌滋生,其中50%的人的牙套上还有黄色葡萄球菌滋生。
牙套没有清洗干净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。使用者在取下牙套再装回去之前,应用清水冲洗干净,这样会大大减小口腔感染病菌的风险。
洗发最好一周两三次
美国《纽约时报》早在1908年就开始鼓励妇女多洗头,但今天看来,这个观点却是错误的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皮肤病专家米雪发现,每天洗发会过分地清除头皮皮脂,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皮脂,她建议一周最好洗2至3次头。如果你习惯了每天洗发,也最好使用中性、性质温和的洗发水,并且不要反复冲洗。
隐形眼镜镜片别用自来水洗
调查显示,美国有近4000万人戴隐形眼镜,但很少有人会照顾好镜片。而细菌很容易就会沾染在镜片表面,增大眼球被细菌感染的风险。专家建议,眼镜片不要用自来水冲洗,最好用蒸馏水洗。非即抛型隐形眼镜每次用清洗液浸泡后,也要记得把眼药盒里残留的液体倒干净,而且眼药盒也要经常换新的,不然细菌很容易在其内滋生。
你还知道哪些卫生常识2一、个人卫生
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和劳动、休息等等,都涉及到一系列的卫生内容。如果缺乏卫生知识,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,就很难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也就谈不上能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和劳动。
1、手的卫生:
人的一双手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种各样的东西接触,必然会沾染灰尘、污物,以及有害有毒物品,还有微生物、细菌、病毒等等。手沾染灰尘、污物,我们能够看见,如果沾染微生物、细菌等,我们的眼睛是无法看见的,必须要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、甚至千倍才能看到。有科学家作过调查,一双不清洁的手,可能有 4-40万个细菌。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一双手的清洁卫生,人人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,饭前便后更应洗手,还要经常剪指甲,防止微生物、细菌躲藏在里面。
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,更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经常洗手,保持一双手的清洁卫生。
2、皮肤的卫生:
人体的皮肤功能很重要,不仅能防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犯,保护健康,还参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。由于皮肤不断分泌汗液及皮脂,因此灰尘及微生物、细菌等很容易沾附在皮肤上,如果皮肤不能保持清洁卫生,不但影响皮肤正常生理功能,还可能引起皮肤病,如疖肿、皮癣、疥疮等。因此我们应当注意皮肤的清洁,经常洗澡,换衣服,除去皮肤上的汗垢,尘污和皮屑等不洁之物,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。
3、口腔及五官的卫生:
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,与呼吸道关系密切,由于温度、湿度、酸碱度以及残留在口腔的食物残渣,均适宜微生物、细菌的生长繁殖,不仅容易损坏牙齿,还能引起其他疾病,如: 扁桃体炎、呼吸道疾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肾炎等。我们应当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,坚持每天刷牙漱口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眼、耳、鼻是人的重要感觉器官,也是人体对外开放的通道,必须注意清洁卫生,纠正不良习惯,预防感染。
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,更应重视口腔和五官的清洁卫生。
4、饮食行业人员的个人卫生:
①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“二常”:常洗手、常剪指甲;“三勤”:勤洗头,勤洗澡,勤换衣。
②上班要穿工作服,工作服要勤洗、勤换,保持清洁。
③在工作埸所不吸烟,不随地吐痰。
④杜绝用手抓熟菜。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。不能对着熟的食品讲话、咳嗽或打喷嚏。给顾客上菜时要用托盘。
⑸如患有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等,应停止工作,及时医疗,病愈后也应定期检查。
二、环境卫生
1、厨房卫生:
谈到厨房,大家都比较熟悉,然而了解和关注的只是厨房加工饭菜的功能,而对厨房的清洁卫生往往不够重视。早在百年前,一位法国厨师有句名言:“清洁是厨房的灵魂”,他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大家仍然有很好的启迪。
厨房作为加工制作饭菜的场所,免不了有许多残剩的食物。这些残剩的食物不仅招引苍蝇、老鼠,孳生蟑螂等虫害,也为微生物、细菌进行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。有人做过实验,在适宜的条件下,一个细菌经过8小时的连续繁殖,就能变成1600万个,连续繁殖2个小时可达 700亿个。如果不及时清除厨房的残剩食物,人们在加工制作食品菜肴时,就有可能发生污染,引起就餐人员发生胃肠道疾病、甚至食物中毒等。
厨房的卫生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①厨房应远离垃圾箱、厕所、污水沟等,防止不良环境污染食物。
②厨房的.面积大小应与工作量相称,不能过小。厨房的各种设施要备齐,布局要合理。
……此处隐藏892个字……,常常选用药物与食物共炖的方法,使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。既是美食佳肴,又能防病治病。用保温的器皿“炖”,“炖”后连同器皿上餐桌,热气腾腾,可以提高人们的食欲,也有助于消化和吸收。
④“烤”和食物中营养素的关系。
“烤”的食物有特别的香味,能提高人的食欲。“烤”的过程,可使一部分油脂沥去,“ 烤 ”的时间长短与营养素的损失成正比 ,“烤”的时间长,维生素的损失也更大,因此“烤”的时间要适度。
“烤”的温度太高或“烤”的时间过长,特别是明火烤制,食物中会产生一些有毒害的物质,直接影响人体健康,甚至引起疾病。
⑸“炒”和食物中营养素的关系。
我国菜肴中的炒菜品种很多,旺火快炒,能使食物鲜嫩,保持本色,各种营养素破坏较少。炒菜可以合理搭配多种食物,集色、香、味、形于一体,悦目爽口,能提高人们的食欲,可称是平衡营养的美味佳肴。
⑹“蒸”及“烘”和食物中营养素的关系。
“蒸”即用蒸汽,“烘”用烘箱,利用高热使食品成熟。“蒸”及“烘”可减少营养素的损失。
“ 蒸”和“ 烘”扩大了食物加工的花色,使食物具有特殊的风味。如:蒸茄子与红烧茄子,清蒸甲鱼与清汤甲鱼,蒸蛋与炒蛋等在口味上截然不同。同一食物更换不同的烹调方式,既丰富美食的多姿多彩,又增进食欲,大大提高美食的营养价值。 ⑺“油炸”和食物中营养素的关系。
“油炸”食物松脆爽口,香味诱人,能刺激食欲。老年人味觉迟钝,往往喜欢吃“油炸”食物。
“油炸”食物的温度比水的沸点高出好多,可以使许多营养素如维生素,甚至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受到破坏。在各种烹调方法中,“油炸”方法是营养素损失最大的一种。
因此“油炸”食物,只是调剂口味的一个花式品种,不应成为经常吃的食品。
“油炸”时温度不宜过高,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。“油炸”食物的油要不断更新,不应反复使用。
⑻高压锅“烧煮”食物的特点。
高压锅“烧煮”,由于加大了蒸气压力能使锅内温度升高。
高压锅适用于肉、禽、硬果、干豆等坚硬不易烧烂的食物,可以大大缩短烹调时间。
高压锅“烧煮”用水量较少,食物的固有香味很少受到影响,营养素的损失也比较少。
维生素 B1和维生素C是两种不耐热的维生素。温度越高,这些维生素破坏越多,因此新鲜蔬菜不宜用高压锅煮。粮食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B1, 如长期用高压锅煮米饭,容易引起维生素 B1缺乏,甚至引起疾病。
高压锅温度高,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好,用高压锅烧的食物,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较小。
四、饮食与健康
1、病从“口”入。
饮食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,饮食能养身治病,亦能伤身致病。如果食物不符合卫生要求,或者烹调方法不当,不仅降低其营养价值,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引起消化不良,甚至发生许多疾病。
尽管菜肴的色香味形俱隹,营养素也很丰富,但是如被微生物、细菌以及有害有毒的物质污染,那么就不能再吃,吃了不仅无益,相反有害。如果吃了受到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食物,可引起胃肠道疾病,或发生食物中毒等。
如果经常吃霉变和受农药、工业三废污染的食物,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,甚至引起消化道癌症等。
因此搞好饮食卫生,是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大事,对搞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2、老从“口”入。
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很多,包括社会因素、疾病、营养、锻炼、精神情绪、环境、气候等。
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当如身体过瘦或肥胖,都会加快衰老的速度。合理的饮食,适当的营养,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。如果膳食不合理,营养不平衡,影响机体的内环境,破坏体内生物学代谢的过程,会加速机体的衰老。
绝大多数的老年常见病、多发病,并非“一日之寒”。这些病往往在壮年时期就己开始,到了中年以后,机体逐渐衰老、退化,新陈代谢功能降低。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,特别是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减弱,使得体内的新陈代谢受到饮食的质和量的影响,失去营养平衡。如果营养过剩,不仅引起肥胖,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、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。因此人们在青壮年时期就应注意:饮食要合理,营养要平衡,养身保健,要有预防为先的意识。
3、癌从“口”入。
癌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,现己证明,食物中某些成分能抑制癌症的发生,某些成分也能促进癌症的形成。
许多癌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,而饮食是人们与外环境接触最密切的方面,因此食物和癌症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。大量的实验调查和动物试验表明,许多消化道癌症的发生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,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,是人类致癌的最直接因素。如:
食管癌与长期患缺铁性贫血有关;
甲状腺癌症与食物中缺碘有关;
上消化道癌及胰腺癌与黄素核缺乏有关;
胃癌、食道癌和宫颈癌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;
食管癌和胃癌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;
肝癌与维生素B6缺乏有关。
饮酒过度不仅容易导致肝硬化,也能引起肝癌、胃癌、结肠癌、直肠癌等等;如果酗酒又加上吸烟,还能增加口腔癌、喉癌、食道癌及肺癌的发病率。
我们在防癌抗癌工作中,应重视“癌从口入”的问题,大家在一日三餐中,应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,多吃含有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的食品,少吃“盐腌制”的食物和“油炸”食物,如能合理调整膳食结构,平衡营养,对防癌抗癌将有积极的意义。
五、饮食的心理卫生:
祖国医学《内经素问》一书中指出:人有七性: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七情可分两大方面:一是愉快的情绪,如快乐、舒畅、开朗、恬静、和悦、好感、豪爽等;二是不愉快的情绪,如愤怒、焦虑、害怕、沮丧、不满、烦恼等。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,不愉快的情绪,可引起人体许多生理变化,影响消化、吸收,影响身心健康,甚至发生疾病。俗话说:“笑一笑,十年少;愁一愁,白了头”。
饮食的营养价值,不仅决定于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质量和数量,而且还与食物的消化、吸收有关。愉快的情绪,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,促进人体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生理活动,如促进唾液、胃液、胰液的分泌,提高食欲;促进胃肠蠕动有规律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、吸收等等。在吃饭时,如:生气、吵架、悲伤、烦恼等不佳情绪,不仅“食不知其味”,还影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有碍健康,甚至引起疾病。
人的情绪能否良好,与环境密切相关。如果吃饭场所的环境卫生不好,或有很强的噪音等,不良的刺激都有碍饮食的心理卫生,不仅影响食欲,还能影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和利用。
因此,除了合理的选择食物,保证人体能获得各种营养素外,还必须讲究饮食的心理卫生,在吃饭时应控制自己的情绪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吃饭环境,可以改善人的情绪,增进食欲,使食物得到很好的消化、吸收和利用,有利于养身保健。